惡意程式涵蓋的範圍很廣泛,只要會對電腦、伺服器或其他裝置造成侵害的軟體都在這個範疇。 會造成的傷害程度不一,資料外洩和裝置損害都是惡意程式可能造成的影響。
會自我複製、散播和感染其他裝置
附著在程式和檔案上
需要人為執行程式:如果沒有人為操作,病毒本身無法執行和散播
通常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傳播:常見的傳播方式是在傳送電子郵件或檔案時,將病毒一同作為附件傳送出去
有很多不同種類:影響程度也不同,有些只會讓人感到厭煩,但有些病毒會損壞用戶的硬體、軟體或檔案
知名案例 - CIH 病毒:
不需要人為操作,有自行傳播的能力:利用系統上檔案和資訊傳遞功能來自主散播
自我複製:散播時不只是送出一隻蠕蟲,而是送出無數複製的蠕蟲
常見傳播媒介:垃圾郵件和系統軟體漏洞
知名傳播方式:蠕蟲向通訊錄中的所有人傳送自身複製 → 在收件人的電腦中複製,在傳送給收件人通訊錄中的人 → 經過幾次的傳送便在網路上肆虐
大量消耗效能:大量複製的特性讓系統記憶體和網路頻寬大量消耗,可能造成網頁伺服器、網路伺服器和電腦停止回應
知名案例 - ILOVEYOU 蠕蟲 :
非正規進入系統的方式:不需要突破網路防火牆或系統安全設定等層層關卡
植入方式:軟體工程師/駭客/惡意程式
不一定是惡意的:
透過加密或竊取文件勒索受害者
付錢才能解密或不被外洩資料
許多人在支付贖金後仍然無法取回資料
相關報告
知名案例 - WannaCry
拒絕勒索軟體專案 No More Ransom Project
名稱源自於 Robot
通常不容易被發現
主要目的:
殭屍網路(Botnet):由大量的殭屍電腦組成
分散式阻斷攻擊(DDoS):透過控制幾千幾萬台殭屍電腦同時瀏覽一個網頁,導致瀏覽器無法大量接收流量而癱瘓
物聯網裝置常常成為殭屍電腦
複習:EP13 - 數千萬物聯網裝置受駭客控制,被做為分散式阻斷攻擊工具
滿足特殊狀況才會發作:在特定時間或執行特定動作才會觸發
通常不容易被發現也不容易辨認
新聞案例:
利用受害者的電腦挖礦:駭客以此賺取加密貨幣
大量消耗電腦資源
形式:可能是軟體或網頁
案例 - Coinhive:
在電腦或軟體中植入廣告
常被包含在其他軟體的安裝檔中
影響效能:大部分的廣告軟體不會對裝置造成傷害,但會不斷跳出廣告建議,影像正常使用也會吃裝置效能
瀏覽器劫持:更改瀏覽器首頁、強迫點擊或觀看特定網頁或在瀏覽器加入工具列
新聞案例:
未經用戶允許就搜集和竊取資訊的惡意程式:瀏覽網站、用戶名稱和帳號密碼等個資都在搜集範圍內
比較難被發現:比較不會有太大的動作,通常就是靜靜的躲在電腦裡搜集資料
鍵盤側錄:記錄所有鍵盤輸入的字元
螢幕側錄:紀錄螢幕上顯示的內容
新聞案例:
定期更新:系統、軟體和 App 都要定期更新,修補被駭客破解的漏洞
不要下載來路不明的軟體:來路不明的軟體很常會夾帶惡意程式
注意社交工程:社交工程也是駭客散播惡意程式的管道
使用防毒軟體:讓防毒軟體來幫我們阻擋惡意程式
複習:
社交工程:EP5 - 人性是最大的安全漏洞
安全的使用手機:EP6 - 你的手機使用習慣真的沒問題嗎?
安全的使用電腦:EP7 - 不可輕忽的電腦使用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