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4 踏入資安圈的契機
02:49 關於18歲的“30歲陳先生”
05:18 不被理解的白帽駭客身分
12:40 對資安無法被澆熄的熱情
14:18 建立資安人才間的橋樑
19:16 給想到海外發展的資安人的建議
22:35 海外資安人返台的人才介接
24:13 台美日的資安文化差異
29:59 對數位身分證的看法
30:56 公開原始碼可能造成反效果?
33:11 獎金獵人計劃上的考量
36:50 資安是一件需要持續維護的事
39:22 對於Zoom的看法
41:48 未來的計畫與目標
42:52 NEX Foundation 台灣未來基金會
47:30 推薦給聽眾的資源與工具
外派 L1 簽證
工作簽證 H1B
學生 F1 簽證
優秀的成績當然是非常好的條件,但美國的學校也非常看重個人特色與經歷
如果能展現對資安的熱情也是證明自己是合適人才的好方法,找到各種實際的方式佐證可以加深面試官對你的印象
資安競賽
參與 Open-Source 專案,培養實務的經驗
參與資安的研討會
透過各種方式凸顯你對資安的熱情
Contact Taiwan:政府吸引海外人才的計劃
科技部研究相關的機會
透過認識資安圈的人脈得知工作機會
台灣的求職網
目前暫時沒有一個統一的資訊管道,需透過多交流多認識來獲取工作機會相關資訊
在與 HW 訪談和討論後,促成了資安職涯讀書會 Slack Channel,目前這個讀書會正在積極的籌備當中,有興趣的人歡迎加入我們
美國企業很重視與客戶建立信任關係,因此為了更長遠的發展,如果有被駭或漏洞被發現,更傾向於主動公告。
一個很顯著的例子就是發生在 2020 年末的 FireEye 事件,FireEye 事件是由公司主動公告被駭事實,才開始有相關新聞出現,而事件發生後也持續更新與調查,讓可能被影響用戶知道狀況。
面對漏洞與負面消息比較不會主動坦白,而在事件爆發後的處理方式也更傾向於公關方面,這個部分很有可能是因為亞洲文化更傾向於把自己比較好的一面展露在外。
大多數被駭/資料外洩事件是先被新聞報導後,公司才會出來發聲明稿與應對。
台灣目前較缺乏資安的文化與長遠的思考,在這個方面我們需要透過法律來約束企業與組織。 像是以違反了個資法為例,現行法規的罰緩是兩萬至二十萬,這個金額少於雇用一名資安人才,因此個資法的罰則無法促成企業雇用資安人才,無法實質上的推動企業走向更安全。
政府希望透過公開原始碼讓大眾能共同檢視數位身分證的安全性,也藉由這個方法表明對於數位身分證的信心,但事實上公開原始碼是否安全還是需要建立在一些前提之下的
符合這些條件才能說公開原始碼是安全的:
沒有以上前提就公開原始碼的話,會大幅降低攻擊者的攻擊成本。
整個系統的設計、資料儲存方式與程式運作方式都已經表露無遺,攻擊者在了解整個架構的狀況下,需要做的攻擊測試就會相對低很多,也可以經由已知的狀況去更快找到突破口。
政府希望能透過 Bug Bounty Program 漏洞回報獎勵計劃鼓勵研究人員與資安專家一起找出漏洞以維護數位身分證的資安,Bug Bounty Program 的本意是非常好的,但一個真正有效的 Bug Bounty Program 也是需要建立在一些條件與完整的前置準備工作的。
完善的 Bug Bounty Program 流程:
實行 Bug Bounty Program 之前應該做的事 (確保產品在資安上有一定的成熟度):
在一連串的準備工作之後,確保產品有一定的成熟度才能創造更完善的 Bug Bounty Program
其他還要考量的點:
行政院長蘇貞昌曾表示數位身分證在正式上線前會設立賞金並鼓勵駭客進攻,確認沒有人能攻擊成功,才會進行全國換發的動作。 (相關新聞:蘇貞昌:數位身分證確認安全前 不一定 7 月全國換發)
然而,事實上資安是一件長久的事情,沒有任何系統是沒有漏洞的,很多時候只是漏洞還沒有被發現,所以持續維護與檢視是很有必要的。 並不是現在沒有被破解就代表很安全。 同樣的,現在有漏洞,也不代表問題無法被改善或修復。
我們能做的是去增加攻擊者的成本,讓數位身分證更難被攻破,但政府目前推行的開源與獎金獵人計畫可能會讓攻擊者的成本降低,更容易攻擊。
資安上的考量重點應該更著重於是否有持續檢驗、更新與維護。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 HW 對數位身分證的看法,可以參考 HW 寫的文章:改變台灣的資安文化,從數位身分證開始 ── 一位資安從業人員的公開信
為協助台灣海外人才的職涯發展而存在,希望能透過媒合、諮詢與聚會的方式解決海外人才資訊不對等或資源匱乏的問題。
核心價值: 實踐熱血、互助培力和永續回饋
NEX 的目標: 建立一個海外人才的互助圈,讓海外的台灣人能夠在求學後順利找到工作,發揮所學,未來回到台灣後可以利用海外習得的這些知識與經驗幫助台灣
NEX 在做的事: 全球台灣人才庫、內推、職涯發展活動和讀書會
NEX Foundation 官網|Facebook 粉絲團|LinkedIn|Instagram
Bug Bounty 平台:
Bug Bounty 學習資源:
2005 年舉辦了 HITCON Conference,後來成立了台灣駭客協會
HITCON 在做的事:
許多資安圈的研究員會第一時間在 Twitter 上分享他們的發現,因此追蹤這些資安圈的 KOL 可以幫助我們在第一時間獲取資安相關的新聞